首页 > 贵州省

业态做“乘法” 消费写“增量”——探访多彩贵州城客流激增背后

cnminqi 贵州省 2025-07-16 20:46:30
后台-系统设置-扩展变量-手机广告位-内容正文底部
中国民企网讯
去年盛夏重装启幕的多彩贵州城,用一年时间完成了从“入黔首站”到“文旅地标”的华丽转身。最新数据显示,这个集“吃住行游购娱”于一体的文旅综合体,年客流量从50万激增至150万,创造了贵州文旅项目的“现象级”增长。
这一亮眼成绩的背后,得益于多彩贵州城通过多元业态协同、文化元素植入和消费场景创新,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消费体验。在这里,每一家商户都是文化的传播者,每一件商品都承载着贵州故事。从龙大哥辣子鸡的黔菜创新,到好市贵抹抹的饮品创意,再到C3文创的潮流设计,多元业态相互赋能,为贵州文旅融合发展探索出可借鉴的新模式。
“味蕾革命”:老字号玩出新花样
走进千山百味小吃荟(多彩贵州城店),浓郁的酸汤香气立即唤醒了味蕾。这家占据多彩贵州城门头黄金位置的餐饮旗舰店,虽然开业尚不足一年,却已成为游客们必到的“美食打卡地”。
“我们这里就像是贵州美食的‘活态博物馆’。”经理杨昶自豪地向记者介绍道。在这4000平方米的宽敞空间里,汇聚了80多种地方特色小吃、30余道经典黔菜以及10款特色火锅,从地道的丝娃娃到独特的折耳根炒腊肉,从正宗的凯里酸汤鱼到鲜香的遵义羊肉粉,几乎囊括了贵州全省的美食精华。
据统计,今年1-6月该店接待量已接近突破4万人次,其中旅行团订餐需要提前三天预约才能保证席位。入夏以来,店内的特色消暑甜品如玫瑰冰粉、绿豆汤等更是广受欢迎,日均销量超过200份,成为游客用餐时的必点“标配”。
“第一次尝试折耳根时,那个独特的味道确实让我很惊讶,但越吃越上瘾。这里的冰粉不仅好看还特别解暑,我已经忍不住发朋友圈分享了。”来自上海的游客焦娅楠一边品尝美食,一边向记者展示她刚拍摄的精美照片。
与千山百味“大而全”的经营策略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仅几步之遥的龙大哥辣子鸡选择了“专而精”的发展道路。这家扎根多彩贵州城8年的老店,仅凭一道招牌辣子鸡就创造了日均客流量3000人、单日营业额近5万元的亮眼业绩。
“我们的辣子鸡根据不同地域的饮食偏好,研发了多种特色做法。”总助龙萍如数家珍地介绍道,“广东客人最钟情我们的黄焖鸡做法,川渝游客则更偏爱青椒鸡的风味,而江浙沪地区的游客往往选择酱香版本。”
为了满足年轻消费群体的需求,龙大哥辣子鸡创新推出了包括一人餐、两人餐、5-6人餐等在内的多种套餐选择,同时还在抖音、美团等平台上线了“辣子鸡+贵州小吃”的组合优惠活动,让游客能够“一站式”体验最地道的贵州风味。
“流量密码”:夜经济点燃新消费
每当夜幕降临,多彩贵州城星光秀准时上演,好市贵抹抹门店前早已排起长龙。“我们的爆款单品‘抹茶精酿啤酒’一天能卖出近千杯,单日饮品总销量最高突破6000杯。”工作人员刘茂玲一边熟练地调配饮品,一边向记者介绍。这家今年5月新开的130平方米特色饮品店,凭借贵州本土抹茶这一独特卖点,迅速成为年轻人打卡的新宠。
走进店内,15款创意饮品和9种烘焙糕点琳琅满目。最令人意外的是,原本定位为“小众尝鲜”的抹茶精酿啤酒意外走红,成为店内的销量冠军。
“50%的消费者都是外地游客,起初都是抱着尝试的心态,没想到抹茶和啤酒的搭配竟如此和谐。”刘茂玲指着正在排队点单的游客说道。为持续保持新鲜感,店铺每月都会推出1-2款新品,同时还精心准备了抹茶糕点等2-3款特色伴手礼,满足游客的购物需求。
“随着星光秀等活动的常态化开展,店内客流量翻了一番。加上本月底美团、饿了么等线上渠道的全面开通,店铺客流量预计将迎来新一轮增长。”谈到未来发展,刘茂玲充满信心,“我们要让贵州抹茶像福建茶、云南咖啡一样,成为具有地域特色的代表性饮品品牌。”
通过不断创新的消费场景和产品,“多彩贵州城”项目让游客从早到晚都能获得差异化的体验,真正实现“全天候”消费。数据显示,自项目升级以来,游客夜间平均停留时间延长了2小时,有效拉动了整体经营效益。
“文创出圈”:小物件讲好大故事
在文创店C3的展示架上,一款戴着苗族银饰的小黄鸭玩偶格外引人注目。“这是我们最受欢迎的伴手礼,很多游客一买就是好几个。”店员涂祥云热情地介绍道。这家看似不大的店铺,日均营业额能达到7000多元,节假日期间仅盲盒单品就能创造4000元的销售额。
店铺的文创产品主要分为三大类:以小黄鸭为载体的萌趣单品、以黔灵山猴和阳明文化为主题的“贵州礼物”系列,以及融合地方元素的盲盒产品。“我们正在从单纯的销售商转向设计商。”涂祥云透露,将推出以多彩贵州城古楼为灵感的文创产品,既有趣味性又有纪念价值。
为了持续保持产品的新鲜度,店铺每三个月就会根据销售数据和顾客反馈更新一次产品线。最近上架的“桥梁笔记本”系列,封面采用贵州北盘江大桥的钢索结构设计,内页还附有桥梁的历史简介,兼具实用性和文化内涵。“旅游文创不能只是简单的文化符号贴牌,要用现代设计语言讲好本土故事。”涂祥云说。
从餐饮老店的“口味革命”到冷饮店的“爆款逻辑”,再到文创产品的“在地叙事”,过去多彩贵州城内商铺不足40家,如今这一数字已跃升至115家,正通过多元业态的有机融合,构建起一个互补共生的商业生态圈,持续吸引客流聚集。在这里,传统与创新并非对立,而是通过创造性转化,形成了一张动态发展的文旅消费网络。这种以文化为内核、以创新为动力的发展模式,正在为贵州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样本。
后台-系统设置-扩展变量-手机广告位-内容正文底部
版权声明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本文地址:https://www.cnminqi.com/guizhousheng/2025-07-16/1538.html

留言与评论(共有 0 条评论)
   
验证码:
后台-系统设置-扩展变量-手机广告位-评论底部广告位

民企网

http://www.cnminqi.com/

统计代码 | 鲁ICP备18057742号-2

Powered By 民企网 民企网

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

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

感谢商企在线友情技术支持